您好,欢迎来到重庆城乡网! |
发布时间: | 2022/5/26 7:58:08 | 人气: | 663 |
从4月一则中科院因为高额续订费而终止与知网长达14年合作的新闻开始,知网涉嫌垄断的事情就一直在不断发酵中。从众望所归到人心尽失,让我们看看知网是如何一步步跌落神坛的?
知网的前世今生
中国知网,始建于1999年6月,是中国核工业集团资本控股有限公司控股的同方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学术平台。前身是中国期刊网,初上线服务时得到了教育部、中宣部、科技部、新闻出版总署、国家版权局、国家发改委等机构的大力支持。随着多年的发展,现在的中国知网已经成为学术界非常重要的一个知识仓库,不仅有海量的中文文献,而且还包括剑桥大学、牛津大学这样顶级大学的数据库,以及美国、韩国、法国等国科学技术数据库,具有了国际性,在2010年以后的评价功能也都在逐步完善。知网会收录很多研究成果,同时其他人也能在上面找到自己需要的研究成果。这便是知网的一个发展历程,从知网的发展来看,它构建的初心是想要为学术界提供一个互相沟通的平台,为大家搜寻资料提供便利的,但怎么就一步一步变得如此面目可憎了呢?
社会对知网的积怨从何而来?
作为一个知识平台,本应该是致力于为学术界做好服务,但令人无奈的是每次知网陷入舆论风波都是因为其不合理的消费模式以及涨价问题,前有教授向知网维权,后有武汉理工大学、北京大学、太原理工大学等学术单位不堪重负终止合作的消息,在这些舆论风波中我们并没有看见知网因此做出什么改变,反而是不堪重负的一方付出了相应的代价。老教授维权成功,但也遭到了知网的“报复”,在老教授维权成功以后,知网下架了教授所有的作品;而那些不堪重负的学术单位终止合作之后又都因为一些现实压力和实际需求再度顶着巨额订购费用的重担继续合作,而最近的便是中科院因为高额的续订费用不得不终止与知网长达14年合作的新闻,此新闻一出真是把大家对于知网多年的不满点燃了。
知网屡教不改的底气在哪?
从上述的知网发展历史来看,我们知道了知网从诞生开始就受到各个部门大力的支持,具有独特且丰富的数据资源,据查证资料得知该平台收录了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正版的中文学术资源,而且硕博研究生如果想顺利毕业必须将论文上传知网并进行查重,从2011年开始本科生也需要进行查重,这样一来知网几乎成为了每个高校必备的工具,而在学术方面也没有第二个能与它相提并论的学术平台,凭借此优势地位,知网变得越来越肆无忌惮,可以肆无忌惮的涨价,在面对众人的指责时也有底气屡教不改,的确,目前也没有能够代替它的平台存在,每到毕业季,知网都会大大刷一下存在感,就这样大家面对知网的豪横敢怒而不敢言,苦知网久矣。
如何认定知网构成垄断?
在前几日市场监管总局发文称,根据前期的核查,依法对知网涉嫌实施垄断进行立案调查,这个新闻一出可谓是:知网有难,八方点赞。根据我国《反垄断法》规定,垄断行为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一)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
(二)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三)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
综上可知要认定知网知否构成垄断,需要判断知网是否具有市场支配地位和是否滥用了市场支配地位,从现在的学术市场看,知网的市场支配地位已经一目了然了,不然也不会逼得那么多学术机构不堪重负还是无奈继续签订合作协议。而滥用优势地位这一行为更是司马昭之心,这么多年来,它不合理的涨价,不合理的消费模式,收录论文却不尊重作者的版权,逼得作者拿起法律武器维权,维权成功后还公报私仇的下架作者的文章,它能如此豪横凭借的不就是自己在学术市场上无可被代替的优势地位吗?因此知网的行为完全符合垄断的构成要件。
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法律责任
根据法律规定,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由反垄断执法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上一年度销售额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对个人而言,经营者实施垄断行为,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在此也希望知网能付出巨大的代价,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痛定思痛,悬崖勒马,重拾经营的良心,为学术做好服务工作。
最后,中国知网凭借着强大的背景和优势的地位,本应该专心学术,为大家提供更好的学术知识服务,可令人无奈的是它却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手握学术资源却不尊重学术作者的版权,利用学术赚的盆满钵满,面对舆论,屡教不改,远离了建立时方便服务学术的初心,变成了只会割韭菜的商人,我们希望知网能够明白,店大欺客的行为是非常不道德的,企业经营不仅仅需要商业头脑更需要的是良心,只有良心才能决定企业经营能走多远。
还没有对此评论! |
电话: |
电话: |
电话: |
电话: |
电话: |
电话: |
电话: |
电话: |
电话: |
电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