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人民日报刊文揭露了一些通信套餐乱象,话费套餐宣传不实、降档受阻、营销诱导等情况。文章称,随着移动通信业务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事务实现了网上办、掌上办。不过,在享受便利的同时,一些消费者也遇到了买套餐被误导、换套餐费周折等烦心事。
报道称有些“免流”套餐名不符实,存在欺诈嫌疑。这类产品在宣传用语和资费细则上都存在“话术陷阱”,并且会使用小字写明一些限制,所谓“免流量”并非不消耗流量,也不是免收流量费用,而是指所涉及手机程序可以使用一定数量的“专属流量”,一旦流量消耗超出限值,就会按照套餐外流量收费。
文章表示,营销电话往往以“回报老客户”等名义推荐客户升级套餐,客服着重介绍套餐升级后在通话时长、流量等方面的提升,对新增费用等一语带过甚至没有提及。办理过程也十分便捷,只要客户口头同意、输入验证码等步骤,很快就能办理成功。
此外,套餐更换升级容易但降档难,存在人为设置障碍等现象。有消费者反映,升级套餐时,只需要打一个电话就可以办。但是要降档时却说为了保护用户权益,需要本人到营业厅办理。有些消费者则遇到了“踢皮球”的情况,客服表示,办理套餐降级需要去营业厅,可到了营业厅,业务员又说自己没有权限,需要打电话找客服。
据了解,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2021年前三季度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显示,截至今年9月,我国三家基础电信企业的移动电话用户总数已达16.4亿户,比上年末净增4185万户。
移动套餐。中国移动已危机四伏。大部分只保号使用号码
移动套餐。中国移动已危机四伏。大部分只保号使用号码,因为不敢去消费。为什么?因为,以新增用户换号码来提高用户数量,看是中国移动拥有众多用户量,实际都是许多用户只保号,而且有许多僵尸用户。把许多老用户遗忘,不去多想办法让用户跟着优惠套餐来匹配所需,甚至,许多老用户不主动咨询,各项优惠套餐不会被告知,就算主动咨询,各项优惠套餐也要求只作换新号来实现。靠以拥有号码数量提业绩,不以用户消费舒心度和享受度来服务,而以过度套取消费者,最终会失去民心,失去忠实用户。当5G来临时,各种实体开户联结物联网,尤其是偏远农村,农业物联网开户数量会增长很多,如果中国移动不去改变,大市场不会有多用户,希望引起中国移动公司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