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重庆城乡网! |
发布时间: | 2018/7/15 18:33:24 | 人气: | 2633 |
我是一个对农家院有心理阴影的人。十年前,公司的一次团队活动宿在了北京郊区的某个农家院,因为卫生条件实在无法忍受,为了驱寒,我跟同事打了半宿的乒乓球,又打了半宿的麻将……自此以后,我对“农家院”三个字退避三舍。
上周末,公司将战略会的举办地点选在了一个农家院,而且是在距北京城区100多公里的蓟县盘山,得知安排后,我的内心几乎是崩溃的。但是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服从了安排。
没想到的是,这次并不情愿的农家院之行,让我有幸结识了一位极具前瞻性的老人老韦和他朴实的一家人。这个普普通通的山里人家,经营了23年的农家院。“为民”农家院的招牌,在老韦过去20年的努力下,如今已成为远近闻名的金字招牌。李保田、蒋雯丽、顾长卫、冯骥才都曾经是他的座上客。如今,老人的儿子小韦作为第二代经营者,全面接管了农家院的经营,农家院也更名为更加霸气的“龙首山居”。老韦时代留下的印记,正在小韦的手中慢慢发生奇妙的化学反应。
▲为民农家院全景图
老韦的“先见之明”
早上9点,我们才吃完早饭,老韦已经带着一拨北京的客人从山上的果园里摘红果回来了。他坐在台阶上,微笑的看着客人们谈论山上的趣闻,虽然头发已经白了不少,但黝黑的皮肤让他看起来精神矍铄。
倒了一杯水,我开始跟他聊了起来。本来以为,我可能要想很多话题,才能让这段对话继续下去,可没想到的是,老韦一张嘴就把我镇住了。
1993年,在物质仍然匮乏的年代,老韦就已经开始动手扩建自家的院子,以便给更多的游客提供房间。尽管当时一年也不到几十个客人,但这绝对称得上是“先见之明”。他说,自己产生这种想法的原因很简单,当时听收音机、看电视,知道像日本人、法国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之后,旅游开始逐步火起来。他觉得中国的经济也逐步在发展,人们富裕了之后,也得有这个需求。
“说句实在的,农民的一生是很不容易的”,老韦颇为动情的说。但这种现在看来的“先见之明”,在当时却并不能被人理解。那年,老韦37岁,有着高中学历的他在村里担任村主任,颇有威望。然而他放着舒服的日子不过,却要跟人借钱盖房子。回忆起这件事儿的时候,他摘下帽子,一边用手挠头,一边笑着说,那时候人家都说他疯了、胡闹。不仅外人不理解,家里人也反对,“盖房没有钱,得借钱,我们家那个一提盖房花钱就着急,我一盖房她就得生病、就得住院。”
早期的农家院经营并没有如想象中的带给老韦一家多少财富。彼时,已经是1997年,城里的日子已经相对富裕,而山里却比城里还至少落后10年。小韦至今对小时候的生活记忆犹新,“穷”几乎浓缩了他童年生活的全部记忆。因为家里那些年一直都在盖房子,他说自己8岁时穿的都还是他姐姐的衣服,不光是穿女孩衣服,而且还补丁摞补丁。不过他并不觉得那样的童年生活有多苦,因为相比之下,大山的孩子在精神上是快乐的。
顶着压力,第一批的6间房子盖好了。随着后来客人逐渐增加,“为民”的名气也逐渐在官庄镇,甚至附近的镇上传开了。1996年蓟县编写县志,“为民”农家院作为蓟县第一批农家院被永远的记录在了县志中。这也成为老韦一家最引以为傲的事情。
让“厕所进屋”的实验
1996年,一位美籍华人游客的偶然来访,不仅给“为民”农家院带来了一个长达10多年的“老客户”,更给老韦带来了先进的农家院建筑理念——“让厕所进屋”。
讲起这个故事的时候,小韦的表情格外生动。
那是1996年的一个夏天,一位出生在台湾、祖籍在蓟县的美籍华人,经朋友介绍来到了老韦家。他非常喜欢老韦家的周边环境,背靠大山,前面的视野宽阔,半山腰是北少林寺的下院。为了寻根,为了更好地感受祖辈们的生活,他就在这里住了下来。
▲夏天里的为民农家院被满山青翠环绕,生机盎然
有一次聊天的时候,这位美籍华人对老韦说,你应该在房间里盖个厕所。初听到这个建议,对于祖祖辈辈厕所都建在院子里,并且连着猪圈的农民来说,是根本无法想象和接受的。这位客人耐心的给老韦讲了城里的厕所是什么样子的,以及上下水的工作原理,听完后,从来没学过建筑的老韦自己尝试动手设计了一个图纸,让施工队专门在房子的隔壁给这位客人盖了一个厕所,在房间和厕所之间开了一个门,算是满足了这位客人的要求。不仅给自己的房间装上了厕所,这位客人还一再地叮嘱老韦,以后盖房子,一定要在屋里配套建个卫生间。
让“厕所进屋”这个事儿,真的不是谁都能接受的。据说甚至到2003、2004年,有些村民建房子时都还不能接受把厕所建在屋子里。“其实他们都不知道,城里人来了,你屋里没有厕所谁住啊。现在好多都后悔了。但是改不了了,现在要改就得重新做下水,地板什么的都得挖了,主梁也可能受影响。”小韦至今都觉得这位客人的建议让“为民”获益匪浅,更对自己父亲的超前意识感到自豪。
去年,老韦一家听说这位客人辞世的消息,着实难过了一阵子。这位十几年的常客,在他们眼中,已然成为了家人。
农家院要对标“肯德基”
老韦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但他经营农家院的原则和坚持却不输给任何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他的有些原则在我看来,或许有点儿太过倔强,但却倔强的让人刮目相看。
聊起干农家院到底赚不赚钱这个事儿,老韦笑了笑说:“看着农家院好像都挺赚钱的,但是实际上不是,你要想做到更好,利润没有那么大。”用他的话说,基本上能维持一个正常的生活,看上去好像是每年能赚点儿钱,但是第二年一开业,这儿修修,那儿整整,又得一大笔钱。
这钱换来了客人的满意。比起一般的农家院,老韦家真的算不错的。饭菜可口,房间干净,卫生间整洁,床单被罩全部是一客一换,而且暖气很足,这样的季节晚上可以睡得很舒服。
▲农家院里的豪华客房
不过,老韦并不满足于现状。他说,现在“为民”农家院距离他的目标和想法还差的很远。我笑着问他的目标是什么,他想了想说:“我的目标是肯德基,得达到那个份儿上才行。”他说觉得肯德基的卫生标准好,“为民”的卫生条件也要向肯德基看齐。
事实上,他这些年来在环境卫生和食品安全上的坚持,也是“为民”最吸引回头客的原因。
老韦说:“首先客人吃的菜和粮食、肉类,从货源上,原来我干的时候我自己把关,现在我交给我儿子了,我就告诉他,这方面你必须亲自去买。好多一打电话,送来了,我不要送的。要买这个菜,你得自己去挑,哪个坏了不要,看着哪个菜有问题的不要,得自己亲自去做。自己累点儿,但是放心,有根。”
把经营的大权转交给儿子之后,老韦开始种菜、经营果树,他说自己现在的目标是:每拨客人来了,得吃上最起码一、两样他自己种的菜。
▲农家院里采到的蘑菇,口味鲜美,十分受住客欢迎
除了在食材上的讲究,老韦还有一个铁规矩:“禁止客人带宠物”。他说这是对其他客人最起码的尊重。“我盖的房子是给客人住的,你别说你的狗有多听话、多干净,再怎么干净那也是动物。”
这规矩刚开始有的时候,老韦为此没少得罪客人。有一年十一黄金周,有客人订完房,带着狗来了。本来客人的饭都已经准备好了,但是老韦一看客人带着狗,当时就说,给多少钱我也不接待,你去别人家住吧,生生把客人撵走了。他说:“我宁可房子空着,也不能让狗进去。”
这些年团队游客的减少,让不少农家院感受到了危机。所以不少掮客干起了介绍生意的活儿。但老韦家基本上都是回头客,他基本上不去外面拉生意,也不接受掮客送过来的客人。他的逻辑是:拉客人的要回扣,而他的房价是固定的,这样一来,客人实际享受的服务可能要打折扣,这对客人是不公平的。“所以我做这么多年,要提成的,你爱送哪儿送哪儿去,我不收。”老韦倔强的说。
小韦和他的城里媳妇儿
三年前,小韦从老韦的手中把家里的订房电话接了过来,这象征着“为民”农家院的第二代经营者正式上岗。小韦中专毕业后,曾经在塘沽的一个公司上了5、6年的班,他说自己不适合城里的生活,觉得回家来经营农家院比在外面打工强。
农家院的经营并不像外人看上去那么惬意。早上一般6点左右,小韦和他的妻子就已经起床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客人多的时候,他要下山去接服务员,先送回山上,然后再下山去买菜;上午9、10点买回新鲜的食材后,又开始忙着放桌子、迎接客人,分房、退房;下午有客人走了之后,又要收拾房间,晚上值班一般要到12点,有时候要到1点。
虽然日复一日的重复工作,让他有时候觉得很疲累,不过,他喜欢这样的自由。比起同龄的城里人很多时候觉得生活工作很无聊,小韦笑称自己没时间觉得无聊。
作为小韦的贤内助,他的妻子魏瑾负责财务、客房管理等等工作,除了这些,还要兼顾着家里的农活。
▲院子里的树上挂满了地里收获的辣椒
小韦自豪地跟我说,他的妻子本来是“城里人”,两个人是中专的同学。那时候他们的爱情并不像大多数的城里人那样,掺杂了太多的物质,明知道小韦是山里人,魏瑾还是义无反顾的选择了跟他在一起。繁复的农家院经营和农活,让她看上去比同龄的城里姑娘更成熟稳重,但眉眼间,又有着少许的羞涩。
说实话,我挺想跟她聊聊她的想法的。因为农村姑娘大多数都想进城,可城里人一头扎进农村的少之又少,别说还是个90后。
在小韦心中,魏瑾不仅适应的非常好,甚至在家里的地位已经取代了自己。他说一开始的时候,老丈人和丈母娘对这门亲事并没有太明显的态度,他们觉得这个事儿应该由女儿自己做主,反倒是小韦的父母有点儿不太同意,他们觉得魏瑾是个城里人,肯定很娇气,长得又瘦小,将来进了门,估计什么都干不了。可他们错了,事实证明,魏瑾成了他们全家的骄傲。
“一说起韦民的儿媳妇儿,都夸,那是真能干啊。不仅农活干得好,而且做菜比雇的厨师都好吃,脾气又好。”小韦的言语中,满是自己人生中能遇到如此完美伴侣的幸运感。
更让小韦感动的是,知道农家院要扩建,老丈人和丈母娘把攒了一辈子的钱都拿出来给了他们。这件事儿坚定了小韦把“为民”农家院继续做得更好的决心。
“我爸之前从什么都没有开始干,那是真难,现在我们有底子了,在他们打好的基础上,我们干起来容易多了。”
小韦给我讲起了他对未来的规划。“现在这边的房间都盖得差不多了,现在我们家能住下70个人,但以后可能会逐渐减少到60个或者50多个,要往精品方向做。”他指着山上的果园,说在这里还想建几间小木屋,可以自己做饭、种菜的那种,给想长期住在山里的客人使用。“特别多这样的需求。基本上以60-70岁的老人居多。好多都是过去下过乡的,特别喜欢农村,也喜欢摆弄菜地什么的,但是城里没有这种地方。”
离开“为民”的时候,老韦一家又开始了新的忙碌。我想,也许我下次还会再来,这次不再是农家院的终点之旅。
还没有对此评论! |
电话: |
电话: |
电话: |
电话: |
电话: |
电话: |
电话: |
电话: |
电话: |
电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