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重庆城乡网! |
发布时间: | 2019/8/7 15:31:58 | 人气: | 2242 |
杨大可,重庆市云阳县双土镇无量村农民,党支部副书记,云阳县大果水晶梨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产业党支部书记,共青团重庆市委副书记,十八大、十九大代表。大学毕业后放弃城里的工作,回到家乡无量山,承包288亩荒山荒地种梨开始创业。他注册“大可牌”水晶梨,创建云阳县水晶梨专业合作社,带领父老乡亲一起致富。先后获得全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
“啥子?两个在成都找工作的大学生回家务农?不可能!”1999年,四川大学毕业的杨大可带着西南财大毕业的女朋友杨永琼回到无量村,说要接爷爷的班——回村种果树的时候,村里人满是诧异和怀疑,所有人都认为他们早晚会离开。20年过去了,杨大可不但没离开,还把种果树这项事业做得风生水起。“我还可以骄傲地说,再过20年,我们还是不会走!因为今后当农民,才是金饭碗!”杨大可说。
“穷山坡上结出了金果子”
杨大可回乡种果树不是头脑一热,从小的耳濡目染,让他对果树相关产业十分热爱,读大学时,看到成都的乡村旅游和农家乐发展得好,他早就动了把成都模式复制到家乡的念头。
杨大可出生在重庆云阳县双土镇无量村的一个种梨世家,爷爷是解放前国立武汉大学农业系的大学生,抗战时期回乡种树,在乱石窖里,开荒山种果树,养活了一大家子。父母继承祖业,经营着爷爷留下的几十亩梨园,靠着这些果树,把杨大可送出了大山,送进了大学。杨大可从小就听爷爷说:“你对一棵树好,它一定会给你回报。”
苍天不负苦心人。2002年秋天,杨大可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果园首次挂果,喜获丰收,2-3万斤梨子带来了5、6万元的收入。“穷山坡上结出了金果子”,一直处在怀疑和惊诧中的乡亲们被眼前的事实震憾了。杨大可由此认识到:致富的路千条万条,但只要选准一条,就会越走越宽广。
杨大可出生在重庆云阳县双土镇无量村的一个种梨世家,爷爷是解放前国立武汉大学农业系的大学生,抗战时期回乡种树,在乱石窖里,开荒山种果树,养活了一大家子。父母继承祖业,经营着爷爷留下的几十亩梨园,靠着这些果树,把杨大可送出了大山,送进了大学。杨大可从小就听爷爷说:“你对一棵树好,它一定会给你回报。”
“你对一棵树好,它就会给你回报”
之后,杨大可开始动员亲朋好友都来种梨,并且主动与农户签订承包协议:将种苗提供给村民,村民在自家地里种树,实行“三包”,包成活、包技术、包回收,挂果后再付款给他,成活率低于95%的由他补栽;种植期间,他无偿提供技术;果实成熟后,他以高于市场批发价收购。
对于传统农业看天吃饭风险,杨大可的应对办法是,推广高效生态经济园,实现收入渠道多元化。“我们家三辈人都在无量山上种树,以落叶水果的示范和推广为基础,推行‘树下种草、以草养畜、畜粪回地、并养蜂授粉’的种养一体化循环的有机生物链,既推动了绿色发展,又提升了幸福指数,守护十几万亩绿水青山的同时,也收获了金山银山。”杨大可说,要继续创新更多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经过几年的发展,杨大可带领村民在无量山周边的乱石山上,开垦出3万多亩果园,种植了46种水果。4到11月,车厘子、无花果、八月瓜、水晶梨、蒙娜丽莎李进入丰产期,通过物流发往全国。2018年,在参加“三下乡”活动的大学生的帮助下,利用电商平台,三天时间,就把价值180万的蒙娜丽莎李销售一空。
现在的无量山,家家户户喝上了自来水,90%以上的农户住进了新房,人均年收入增长近10倍。公路通到果园门口,光纤正在建设,电商平台支持充分,基础设施达到前所未有的便捷程度。
“种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无量山便捷的基础设施再加上乡村振兴的好政策,当年,那些村里走出去的年轻人纷纷回乡创业,在树林里养锦鸡;村里4个大学生每人投资3万元开起了农家乐,去年夏天旅游旺季每人分红10多万元;在外发展比较好的建筑商,也打电话给杨大可,想回来投资一起种果树······
“你对一棵树好,它就会给你回报”。思过去,想未来,杨大可总会想起爷爷的这句话。“这就是我的初心”,杨大可说。
“种下一棵树,收获一片林”
2017年,杨大可作为党的十九大代表走进了人民大会堂,现场聆听了习总书记为乡村振兴勾画的美好蓝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之后,杨大可被选为重庆市乡村振兴报告团成员,先后做了35场巡回报告。2018年10月,杨大可他们“把报告团变成实践团”,利用“三变改革”契机,发挥各自所长,在重庆市渝北区古路镇乌牛村,开始了一场乡村振兴的新实践。
乌牛村原有500亩仙桃李投产,产量30多万斤,但因销售问题,最终只卖出12万斤;来年,全村800亩仙桃李将全面投产,产量达到50余万斤,如果采摘人员短缺、冷库容量不够、包装不合理、销售渠道不畅等问题不解决,全村发展产业的信心将会受到极大伤害。杨大可们当即表示:“有信心把乌牛村的仙桃李做大做强。”一周后, 6名报告团成员便成立了重庆聚牛兴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与乌牛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开发3000亩土地,双方按比例分配项目范围内所有纯利润。
不到3个月,村里就完成了500亩仙桃李修枝、整形、刷白、施肥;装太阳能杀虫灯、铺防草地布、引进水肥药一体化设备,“仙桃李”的成长条件和科学化种植水平不断改善;新增750亩地的宜机化改造,种上了蒙娜丽莎、安哥诺李等20余个品种的李子树50000余株,实现了“四季有李”;同时新建了100亩农业大棚,引进36种特色李,培育不同种类的李子苗,打造种了可以同时结李、桃、杏的10000多盘果树盘景。利用线上线下推广,实现了品牌化运作。“四季有李”的现代农业园······乌牛村的产业链条不断拓展,发展的底气越来越足。
杨大可和报告团的到来,让乌牛村变了样。村里增加了100多个就业岗位,张兴文、曾小英、熊军等外出务工青年也回来了。看到乌牛村发展红火,云阳商人刘曦阳也在临近的吉星村流转了600亩土地,投资2000万元,发展创意面条产业······“为乡村振兴摸索了一条有预期、可复制、能推广的路径,为引导、吸引、带动各类青年人才到农村基层干事创业提供了借鉴。”杨大可这样总结报告团在乌牛村的实践。
“种下一棵树,收获一片林”,从20年前在荒山上种下了第一棵梨树,到如今所产各种水果卖到全国,杨大可始终牢记爷爷的那句话,“你对一棵树好,它就会给你回报” 。
还没有对此评论! |
电话: |
电话: |
电话: |
电话: |
电话: |
电话: |
电话: |
电话: |
电话: |
电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