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孕穗期科学浇水的3大黄金法则
面对干旱,科学浇水是应对小麦孕穗期干旱的关键措施。但这浇水之中,实则蕴含着大学问,掌握科学的浇水方法,才能让小麦在干旱中茁壮成长,实现高产的目标 。接下来,就和大家详细介绍科学浇水的3大黄金法则。
(一) 浇水时间的选择
小麦在不同的时间浇水,对其根系的影响也大不相同。清晨5点,此时的气温较低,土壤温度也相对稳定。傍晚6点后,气温开始下降,土壤温度也随之降低。在这两个时间段浇水,水温与地温的差距较小,能够避免因水温过低或过高而对小麦根系造成伤害。
据研究表明,水温与地温的温差不宜超过5℃,否则会对小麦根系的生长和吸收功能产生抑制作用。中午水温往往较低,而此时的地温却很高,若在这个时候浇水,就如同给小麦根系浇上了一盆冷水,会导致根系受到刺激,影响其正常的生理功能,进而影响小麦的生长发育。
(二)根据土壤精准灌溉防倒伏
不同类型的土壤,其保水保肥能力和透水性各不相同,就像不同材质的容器,对水的储存和释放能力也不一样。因此,在浇水时,需要根据土壤的特性进行精准灌溉,才能达到最佳的浇水效果。
1、沙土地灌溉方法
沙土地的颗粒较大,孔隙较多,水分容易渗透下去,但也容易流失,就像一个漏勺,装不住水。
对于沙土地,采用30方/亩分3次漫灌的方式较为合适。每次漫灌的水量不宜过多,以免水分迅速渗透流失,同时要增加漫灌的次数,以保持土壤的湿润度。
2、黏土地灌溉方法
黏土的颗粒较小,孔隙较少,水分渗透较慢,但保水性较强,就像一块海绵,能吸收大量的水分,但排水也比较困难。
对于黏土,50方/亩速灌速排的方式更为适宜。在短时间内快速灌入足够的水分,让土壤充分吸收,然后及时排除多余的水分,避免积水导致小麦根系缺氧。
⚠️注意:无论是哪种土壤,都应禁用大水漫灌的方式。大水漫灌不仅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还会使土壤湿度过大,导致小麦基部节间过长,茎秆软弱,增加倒伏的风险。
(三)叶面补水+营养套餐
叶面补水能够直接为小麦叶片提供水分,缓解干旱对叶片的伤害。而在叶面补水中添加营养套餐,既能补充水分,又能补充养分,实现抗旱增产的双效合一。
叶面补水的配方:为99%磷酸二氢钾300倍+尿素200倍+芸苔素内酯3000倍。
-
磷酸二氢钾中富含磷和钾元素,磷元素能够促进小麦根系的生长和发育,增强小麦的抗逆性
-
钾元素能够提高小麦的光合作用效率,促进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和运输,增加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
尿素中含有氮元素,能够为小麦提供充足的氮源,促进小麦叶片的生长和光合作用。
-
芸苔素内酯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能够调节小麦的生长发育,增强小麦的抗逆性和适应性。
据实验数据显示,使用该叶面补水配方,能够使小麦的千粒重提升 15%。在实际应用中,农户们可以选择在无风的晴天上午9点至11点或下午4点至6点进行叶面喷施,确保叶片充分吸收水分和养分。
二、小麦孕穗期精准施肥
小麦孕穗期合理施肥能够为小麦的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增强小麦的抗逆性,提高产量和品质 ,在干旱的情况下,精准施肥更是关键。
下面为大家介绍干旱条件下的小麦孕穗期如何施肥管理。
(一)看苗追肥策略
不同生长状况的小麦苗,对肥料的需求也各不相同。我们要根据小麦苗的具体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追肥策略。
1、对于脱肥田
麦植株由于缺乏养分,往往表现出叶色淡黄、植株矮小、生长缓慢等症状。此时,及时补充氮肥是关键,可亩追尿素4-5公斤,为小麦提供充足的氮源,促进其生长发育。
2、对于壮苗田
小麦植株生长健壮,叶片浓绿,此时不需要大量的土壤追肥,以免造成肥料浪费和植株徒长。
采用叶面喷施的方式,喷施0.5%尿素+0.3%磷酸二氢钾溶液,既能补充小麦生长所需的养分,又能提高叶片的光合作用效率,增强小麦的抗逆性。
3、对于弱苗田
小麦植株由于根系发育不良或遭受其他不利因素的影响,生长较弱,吸收养分的能力较差。

在这种情况下,除了补充氮肥外,还应配合腐殖酸类叶面肥,促进根系发育,增强小麦的吸收能力。
腐殖酸类叶面肥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微量元素,能够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为小麦的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这就好比给身体虚弱的人提供一些滋补品,帮助他们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
(二)硼锌元素的关键作用
硼和锌作为微量元素,在小麦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尽管它们的需求量相对较少,但却对小麦的生殖生长和品质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1、硼元素对小麦的作用
硼元素小麦的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有着关键作用,能够促进小麦的授粉和受精过程。
在缺硼的田块,小麦的花而不实率可高达40%,这意味着有近一半的花朵无法结出果实,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就像一座桥梁,如果关键的支撑结构缺失,就无法正常发挥作用。因此,对于缺硼的田块,及时补充硼肥是提高小麦产量的关键措施。
2、锌元素对小麦的作用
锌元素则能够参与小麦体内多种酶的合成和代谢过程,促进小麦的生长发育和光合作用。
在小麦孕穗期,喷施螯合锌1000倍液,能够有效提升花粉活力,增加小麦的结实率。
三、小麦病虫害防治
在小麦孕穗期,干旱不仅会影响小麦的生长发育,还会降低小麦的免疫力,使其更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因此,病虫害防治是小麦孕穗期管理的重要环节,必须打出一套科学有效的防治组合拳,才能确保小麦的健康生长,实现高产丰收 。
(一)小麦孕穗期3种病害防控要点
1、条锈病:发现中心病株立即用戊唑醇防治
防治条锈病,可选用43%戊唑醇悬浮剂3000倍液,或30%苯甲・丙环唑乳油3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这些药剂能够有效地抑制病菌的生长和繁殖,阻止病害的传播。在喷药时,要确保均匀周到,重点喷施小麦的中下部叶片,因为这些部位是条锈病的高发区域。
2、赤霉病:扬花期用氰烯菌酯+戊唑醇预防
赤霉病不仅会导致小麦减产,还会产生毒素,影响小麦的品质和食品安全。因此,对于赤霉病,预防胜于治疗。在小麦扬花期,若遇阴雨、露水和大雾天气且持续3天以上,或10天内有5天以上阴雨天气时,要及时、全面开展赤霉病预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