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重庆进入梅雨季,三峡库区云阳已接连下了两天雨。走进云阳盘龙街道,一股混合着艾草和雨水的清香弥漫在湿润的空气中。工厂中,自动化设备热火朝天地忙碌着,切割、捣碎、包裹,一根根艾条封装好后被运往各地。
同样热闹的,还有正在村里举行的艾草产业发展论坛。
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唐双福指出,“十四五”期间,重庆将大力发展艾草等道地药材,打造“渝十味”道地品种,打造三峡库区道地药材产业带。
云阳地处北纬30度,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非常适合种植艾草。目前云阳打造了2000亩艾草种苗繁育基地,研发出艾条、艾柱、艾灸贴、艾草凳等产品。
“云阳将借论坛之机,推动艾草全产业链发展,促进农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中共云阳县委副书记丁笙洺在论坛上展望着未来。
一年养成一株“宝草”
“野草”如何变成了“宝草”。这要从云阳人徐靖雯说起。徐靖雯如今在村里算是响当当的人物,大家都说她是艾草产业的“元老”。
11年前,在深圳打工的徐靖雯回到家乡探亲,看到家乡依然落后,于是返乡创业。在盘龙街道柳桥社区流转了土地1200亩,林地5000亩,建成冬枣产业园,探索发展现代山地高效农业,帮助村民脱贫。
去年,脱贫攻坚战即将结束之际,徐靖雯思考着还需要另一个产业,通过全产业链发展,巩固家乡的脱贫成果。经过多番学习请教、考察调研,她选中了艾草。
徐靖雯立马成立了华艾珍品科技(重庆)股份有限公司,利用现有的冬枣园林下套种,在林下繁育2000亩艾草种苗繁育基地。
“我们以古法制艾为特色,以仿野生艾草种植为支撑,将艾草的种植、收割、收购、运输、仓储、加工、销售、艾灸、研学集一体,走农旅发展之路。”徐靖雯介绍道。
据了解,冬枣产业园此前已是国家2A级旅游景区,如今游客还能在园区体验到各种艾草产品,增加了休闲之乐。
小艾草“长”出大产业
俗话说,“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艾草在传统中医药里有着特殊的地位。云阳一直高度重视艾草产业发展,制定了“三步走”的策略。
首先,云阳将在周边区县的乡镇街道,利用荒坡、荒山、林下套种等,发展10万亩艾草种植基地。
云阳还将引进湖北、河南两家中药材交易中心,在云阳建立5万吨的艾草交易中心仓储基地。
接下来,云阳将建立艾草产业加工销售产业园,引进外地加工和销售企业落户。
此外,云阳将采取“龙头企业+基地+村集体经济组织+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的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通过订单农业、入股分红、利润返还等合理有效的利益分配机制,让公司和农民实现双赢双富。
据悉,截至2020年底,云阳全县中药材种植总面积达到9.2万亩,产量5.6万吨,产值8.4亿元。云阳力争用3年的时间让云阳艾草产业年产值达到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