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糯又甜又香,还是五颜六色的,第一次亲眼看到苞谷(玉米)有这么多种。”6月30日,重庆市九龙坡区西彭镇千秋村迎来“重庆主城鲜食玉米采摘活动”,众多市民专程赶往现场,采摘、品尝现摘现煮现捞的鲜食玉米。红玉米、白玉米、黄玉米、紫玉米、黑玉米、花玉米,可以生吃的水果玉米,糯的、甜的……各色各样的鲜食玉米引来市民啧啧称奇。近年来,重庆鲜食玉米品种不断上新,规模不断扩大,不仅丰富了市民的“菜篮子”,也领“鲜”乡村产业振兴。
品种领“鲜”
眼下正是鲜食玉米成熟季节,千秋村连片玉米地郁郁葱葱,站在田间地头放眼望去,绿油油的玉米秆上挂满了玉米果穗,撕开翠绿苞叶,玉米颗粒饱满,籽粒排列整齐、满尖,令人馋涎欲滴;整齐的玉米植株队列之间,藏着一列列新鲜大豆,成熟的豆角低垂着头,令人惊喜。
这里是由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研究员、重庆市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副所长兼武陵山研究院院长柯剑鸿,率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玉米团队实施的重庆主城鲜食玉米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现场。千秋村位于重庆主城郊区,今年开春,重庆市农业科学院、重庆市玉米产业技术体系与九龙坡区合作谋划、共同实施,在千秋村的高标准农田区,建立了重庆主城鲜食玉米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规模150亩,开展鲜食玉米新品种引进、筛选、展示,以及大豆-鲜食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集成研究、新品种新技术示范。
“看这个,苞叶多青翠、穗粒多满尖!看这个,‘白玉’籽粒中还有几颗‘红宝石’!这种,三粒糯的一粒甜的、又糯又甜!这是‘渝糯7号’,是国内唯一通过西南、东南、黄淮海三大区国家审定的糯玉米杂交种,达国内领先水平,目前种子产生的效益达2000-3000万元;这是‘黑糯660’,籽粒紫黑色,是高花青素玉米,且富含钾元素,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在示范基地,从事了32年玉米科研的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特用玉米研究室主任、研究员蔡治荣,顶着烈日,如数家珍、绘声绘色地介绍着各个玉米品种的特性。
今年1月,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在示范基地首批引种了25个鲜食玉米品种,其中“渝甜糯990”“玉糯918”“黑糯660”三个品种是该示范基地独有新品种。
值得一提的是,全身黑亮如漆的“黑糯660”已通过了国家品种审定,因株型半紧凑、抗病性强、支链淀粉含量高,经南方(东南)鲜食糯玉米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861.2公斤,比对照品种增产11.3%,适宜在东南鲜食玉米类型区的上海、浙江、江西、福建、广东等地种植。
种子是农业发展的“芯片”。在鲜食玉米领域,重庆不断发力,攻关核心技术,成绩斐然。柯剑鸿介绍,依托国家玉米加工分中心、重庆市玉米工程技术中心、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重庆站、重庆市玉米原原种扩繁基地、重庆市玉米产业技术体系等10余个平台,重庆市农业科学院已育成了以“渝糯7号”为代表的“渝糯系列”品种,以“渝单8号”为代表的“渝单系列”品种,以“渝青385号”为代表的“渝青系列”品种。截至目前,培育优良玉米自交系92个、杂交玉米新品种109个,其中,国家审定品种50个,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17项,其中省部级一等奖5项。
效益领“鲜”
“以前的老品种苞谷产值低,现在种新品种,90天的生育期,还能直接卖鲜玉米,省时省工还赚钱。”千秋村党支部书记白淋淋说,自从种植了鲜食玉米后,到村里来收购玉米的商贩以及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今年全村村民预计人均增收可达2500余元。”
近年来,随着消费升级,鲜食玉米的市场认可度越来越高。这种在乳熟末期采摘棒穗、用于加工或直接食用的玉米,相较普通玉米口感更为香甜、软糯,深受消费者青睐。
以市场为导向,重庆正在积极推广发展鲜食玉米。据介绍,重庆目前玉米常年种植面积690万亩,总产量260万吨,其中鲜食玉米种植面积接近60万亩,产量达45万吨,产值近10亿元。而且从海拔200米到1400米,重庆形成了“糯玉米为主,甜玉米为辅”的格局,已在潼南、綦江、奉节、酉阳等地区发展了鲜食玉米生产基地。
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副主任袁德胜表示,重庆鲜食玉米呈现出四大特点:一是品种实现自育为主,部分品种已经成为国家标杆品种;二是品种类型丰富,从单一的白糯,到现在的甜糯、花糯、紫糯,想吃什么都有;三是采收期延长,从5月份到11月份,半年多时间都可以吃到新鲜玉米;四是规模扩大,目前将近60万亩,按照每亩3000穗计算,重庆鲜食玉米人均占有量约60个。
“鲜食玉米产业是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力农民增产增收的重要产业。”柯剑鸿认为,鲜食玉米生育期短、省时省工,经济价值高,一般亩产鲜穗800多公斤,亩产值7000-8000元,特别是鲜食玉米收获后,茎叶是优质青饲青贮原料,有利于促进畜牧业发展,并且鲜食玉米也是发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理想品种,有利于实施大豆振兴计划。
“现在正值鲜食玉米采收最佳时期,九龙坡区借助此次采摘活动让更多市民体验采摘乐趣、传播玉米文化、促进农文旅发展,同时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样板,促进鲜食玉米产业高质量发展。”九龙坡区农业农村委主任黎文忠表示。
“接下来,加大对鲜食玉米资源创新和新品种培育,打通生产、加工、销售、技术服务等环节,促进产学研用结合,育繁推一体化,完善产业链。”柯剑鸿表示,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将进一步发力促进重庆鲜食玉米提质增效、产业转型升级、行业健康发展,推动鲜食玉米产业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