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微风裹挟着清甜果香,吹拂过北碚三圣镇天宫村。站在村头观景台远眺,700亩柑橘园里,黄澄澄的沃柑、爱媛等果实压弯枝头,果农们背着竹篓穿梭林间,剪刀“咔嚓”声与欢笑声此起彼伏。如今,天宫村通过发展特色产业,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甜蜜路”,实现了从传统农业村到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华丽蜕变。
五月已是柑橘成熟的时节,北碚区三圣镇天宫村700亩柑橘基地迎来了丰收季,这里也是北碚区最大的柑橘种植基地。沉甸甸的果实挂满枝头,在阳光下泛着诱人的光泽,果农们戴着遮阳帽,将一个个饱满的沃柑、爱媛小心翼翼地摘下,装筐搬运,一派繁忙景象。
2020年,在北碚区三圣镇人民政府、重庆西南大学科学中心支持下,天宫村通过“村集体牵头+企业注资+农户入股”的模式,整合零散土地打造标准化柑橘基地,引进“沃柑”“爱媛”等9个优质品种。“今年柑橘的产量达70万斤,预计收入120万元左右。
明年预计产量达150万斤,收入至少300万元。”三圣镇天宫村党总支书记杨同彬捧着刚摘下的沃柑喜笑颜开地说。“这个柑橘园先后投入资金达500万元,由四位返乡的村民投资,采用‘村集体牵头+企业注资+农户入股’的合作模式。作为村书记的我也成为了这700亩果园的‘管家,这片果园可是村里产业的主阵地呀。”
看着远处山坡上挂满枝头的柑橘,杨同彬回忆道:“村里这700亩的果园,当初可是我和村里的20多位工作人员一起,连续奋战了30天。全村300余户,我们挨家挨户上门耐心交流,将相关政策和重要性给每位村民讲解清楚,让他们安心合作。
为了落实资金,更是跟投资者数轮谈判,既要保证村里的集体利益,还要满足投资者的要求。为了这个果园,真是‘磨破嘴皮’。”天宫村的产业升级带来的不仅是收入增长,更令人欣喜的是,已有20余名外出务工青年选择返乡,成为基地技术员或电商主播,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年轻力量。
站在天宫村观景台上远眺,柑橘园里硕果累累,田间地头机器轰鸣。“柑橘产业不仅盘活了700亩低效土地,更构建起‘农业打底、加工增值、电商赋能’的发展格局。”三圣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已签约柑橘加工项目,该柑橘加工产业园位于北碚中小企业集聚区(三圣)产业园,占地约214亩,总投资约10亿元,包括NFC果汁、浓缩果汁、橙精油提炼加工、果胶、OEM灌装、有机肥、饲料生产等一体化柑橘加工产业园,目前已在台农园管委会辖区注册成立重庆新派北联农业有限公司,此项目让乡村振兴的“成色”更足。从“种粮糊口”到“产业兴村”,天宫村的蜕变正是三圣镇以特色产业驱动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当700亩柑橘承载着共同富裕的梦想,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乡村画卷正在北碚大地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