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欢迎来到重庆城乡网! |
| 发布时间: | 2025/10/31 9:34:47 | 人气: | 51 |
“田哥艳姐”也倒了,这比任何官方通报都来得更让人五味杂陈。
从“艳姐”到阶下囚
一个在当地响当当的人物,居然有两个截然不同的外号。
说她决策果断、雷厉风行的时候,人们叫她“田哥”。
说她没有官架子、能跟大伙儿亲切坐在一起的时候,又叫她“艳姐”。
听听,多有人格魅力。一个“哥”,一个“姐”,几乎把体制内最受欢迎的两种人设都占了。既有魄力,又有亲和力。
可谁能想到,这位曾经的“田哥艳姐”,贵州省卫健委的副主任田艳,最终的结局,竟是冰冷的通报和一副手铐。
2025年4月,查了。
9月,双开了。
10月,逮捕了。
一连串的动作干脆利落,就像她当年“雷厉风行”的作风一样,只不过这次,是法律的重锤砸向了她自己。从一名普通的中医理疗科医师,靠着学习和打拼,一步步走到副厅级的位置,这个故事的前半段,堪称一部励志的逆袭剧本。可故事的后半段,却急转直下,成了一出无比讽刺的悲剧。
那个曾经的“优秀书记”
最让人唏嘘的,是她头上的光环。
田艳,曾是“全国优秀县委书记”。
这个称号分量极重,是国家级的荣誉,是真正做出了实绩,得到了认可的证明。我无法想象,当她站在领奖台上,手握荣誉证书的时候,是否预见到了自己未来的结局。
一个被国家表彰的“好干部”,和一个被纪委拿下的“阶下囚”,这两个身份同时出现在一个人身上,充满了魔幻现实主义的色彩。我们总愿意相信,一个人的善与恶是泾渭分明的,但田艳的案子,恰恰撕开了这层理想化的滤镜。到底是她伪装得太好,把所有人都骗了?还是她也曾真心为民,只是在权力的浸泡中,慢慢变了质?
我更倾向于后者。
因为一个纯粹的伪装者,很难在无数双眼睛的注视下,拿到那份沉甸甸的“全国优秀”荣誉。很多时候,人性的复杂就在于此。她或许真的有过爱护干部、亲近群众的“艳姐”一面,也真的有过一心为公、敢闯敢干的“田哥”一面。
权力的镜子,照出了什么?
可当权力越来越大,诱惑越来越多的时候,那份初心还在吗?
她22岁从贵阳中医学院毕业,拿着针灸针为病人解除痛苦。那时的她,应该不会想到自己有一天能调动上亿的资源,一句话就能决定一个项目的生死。当一个人的能力圈,从一个小小的理疗室,扩大到一个省的卫生健康系统时,她内心的欲望是否也同步膨胀了?
这是一个致命的问题。
通报里说她“丧失理想信念、忘记初心使命”,这些话我们听过很多遍。但放在田艳身上,就格外刺耳,因为她不是没有过初心,只是在权力的长廊里走得太久,忘了来时的路。那面曾经照出过理想与抱负的镜子,后来照出的,恐怕只剩下了对金钱和地位的贪婪。
57岁,一个临近退休的年纪。前半生所有的努力、拼搏、荣誉,全都化为了泡影。我甚至能想象到,在被带走前的那些不眠之夜里,她独自一人面对卫生间的镜子时,是怎样的悔恨与绝望。原文里那句“也许卫生间的镜子都被她用头撞得破碎”,虽是揣测,却充满了画面感,那是一种信念彻底崩塌后的癫狂。
她曾经治愈过别人的身体,却最终没能治好自己的“心病”。这或许是整个故事里,最可悲的地方。牢饭是吃定了,但再长的刑期,也换不回那个曾经被人们亲切称为“艳姐”的自己了。
一个曾经的“好干部”堕落,到底是个人意志不够坚定,还是有些位置,坐久了真的会“吃人”?
| 还没有对此评论! |
| 电话: |
|
| 电话: |
|
| 电话: |
|
| 电话: |
|
| 电话: |
|
| 电话: |
|
| 电话: |
|
| 电话: |
|
| 电话: |
|
| 电话: |
|
